酶解方案 产品 关于

新闻中心
酶解工艺精准突破——鳕鱼皮小分子鱼胶原蛋白肽

    猪皮、牛皮常来源于畜牧业养殖,可能因养殖环境管控不当,残留抗生素、激素等物质,这些残留物若进入胶原蛋白产品,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同时,部分人群对陆生动物源蛋白存在过敏反应,使用猪皮、牛皮来源的胶原蛋白易引发免疫排斥等问题。北大西洋低温海域的鳕鱼,其鱼皮富含胶原蛋白。通过精准酶解技术处理,可将其转化为 1000-3000Da 的小分子肽,实现直接吸收。而未经处理的鳕鱼皮胶原蛋白分子量约为 30 万 Da,属于大分子物质,难以被人体细胞吸收利用。要充分发挥其价值,必须突破大分子的吸收限制,而酶解工艺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制作燕窝肽图片 (1)

    在酶解所用酶的选择上,单体酶与复合酶存在明显差异。单体酶仅能识别有限的肽键切割位点,水解过程中容易出现水解不彻底的情况,导致产物中仍存在较多大分子片段,且水解效率较低,往往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才能达到一定的水解效果。而复合酶由多种不同类型的蛋白酶组成(如,木瓜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等),具有多酶系协同水解的优势。不同的酶能识别各自特定的肽键位点,使得切割位点大幅增加,可从胶原蛋白大分子的不同位置同时进行水解,能更高效、更全面地将大分子胶原蛋白断裂为小分子肽段。同时,多酶系协同作用还能避免单体酶水解时可能出现的水解偏向性,保证产物分子量分布更均匀,有效减少未水解完全的大分子残留。

    鳕鱼皮胶原蛋白的酶解过程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选择合适的复合蛋白酶,这类蛋白酶能识别特定的肽键位点;其次,在 50-55℃恒温、自然pH值下的严格温湿度控制环境中,蛋白酶以定点切除的方式逐层断裂大分子链,既能避免因过度水解导致的活性流失,又能保证每一段肽链保持完整的生物活性;最后,通过实时监测分子量分布,当 90% 以上的肽段达到 1000-3000Da时,将温度升至 85℃终止反应。

    复合酶酶解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可控性。凭借定点切除、水解可控、小分子量等特点,精准酶解不仅保留了胶原蛋白的活性,还提升了产品的水溶性和稳定性。


摸索是最大的成本!全球18年定制型酶制剂生产及技术应用服务商为您解答,免费提供小样!可立即拨打免费电话咨询400-0371-413,也可扫描微信二维码咨询。

图片1

【原创声音】本文由南宁东恒华道生物科技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返回
列表
下一条

日本狮王公司莅临东恒华道酶制剂参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