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酶制剂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或从天然生物原料中分离制备的含特定酶活性成分的制品。它兼具天然属性、安全可靠、催化高效的核心优势,将其应用于面粉制品加工中,可显著增强面粉的筋度与拉伸性能,同时提升面团弹性,进而全方位优化面粉类焙烤食品的最终品质。
焙烤食品中酶制剂
α-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蛋白酶、脂肪酶、木聚糖酶等,最常用于面包改良剂的为 α-淀粉酶和蛋白酶。
α-淀粉酶常用的是真菌α淀粉酶,在面粉自身的α-淀粉酶活力低时添加,提高面粉的烘烤品质。它可使面团在醒发时连续不断地生成糊精和麦芽糖,继而转化为葡萄糖,作为发酵时酵母的来源。另外还可以改善操作性能,制得结构更松软、体积更大、口感更加优质面包。α-淀粉酶作用于糊化后的淀粉时,可从分子内部切开α-1,4
糖苷键而生成糊精,使淀粉液粘度下降。另外由于α-淀粉酶的作用使淀粉分子变小,更有利于β-淀粉酶的作用,这样使面团中酵母可利用的糖量增加,促进酵母的代谢。这对目前采用快速发酵法生产面包来说是很重要的。同时由于α-淀粉酶的作用,产生过多的还原糖,有利于增加面包的风味、表皮的色泽,并改善面包的纹理结构,增大面包体积。
蛋白酶加入到面团中,常用的蛋白酶有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它能分解面团中面筋蛋白质,切断蛋白质分子肽键,降解蛋白质,弱化面筋,使面团变软,改善面团的粘弹性、延伸性、流动性和面团处理性能,它还能缩短面团混合时间,并有助于改进面包体积和组织。

化学改良剂通过化学合成化合物直接作用于面粉,达到改善焙烤产品品质、延长货架期的效果。但部分化学添加剂存在健康风险,比如溴酸钾、偶氮甲酰胺等已被证实具有致癌性,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目前已被多个国家陆续禁止使用。在此背景下,焙烤行业与广大消费者对天然无害的面粉添加剂需求愈发迫切,酶制剂恰好顺应了这一市场趋势。它通过与面粉中的天然底物发生生物反应,借助生成的产物间接实现面粉改良,既保证安全性又具备高效性。
具体来看,淀粉酶可替代小苏打等传统膨松剂,木聚糖酶与脂肪酶能取代卵磷脂这类乳化剂,葡萄糖氧化酶则可在焙烤产品中替代抗坏血酸、偶氮甲酰胺、过氧化钙等氧化剂。随着酶制剂产业的持续升级与技术完善,其在焙烤领域完全替代化学改良剂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摸索是最大的成本!全球18年定制型酶制剂生产及技术应用服务商为您解答,免费提供小样!可立即拨打免费电话咨询400-0371-413,也可扫描微信二维码咨询。
【原创声音】本文由南宁东恒华道生物科技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