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起,从事各类动植物蛋白酶解多年,从蛋白分子层面讲,植物蛋白的组成是氨基酸,动物蛋白的组成也是氨基酸,而且,其氨基酸的种类和分布也极为类似,虽然不同氨基酸在动植物蛋白中的含量确实有较大差异。那么是不是摄取植物蛋白可以替代动物蛋白呢?
首先,我们探讨这个话题,不是想推崇素食或者非素食,我们仅想从蛋白质和一些生物学基础知识中,寻求一个简单的答案。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这也是生命的基础核心物质。人体的生长、代谢、生命维持等,都需要适当摄取被消耗掉的蛋白质,根本途径就是消化吸收。我们一般所说的植物蛋白能否替代动物蛋白,大多是从所谓营养学角度提出的问题。其实,本身来说动物蛋白就是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就是植物蛋白,我们处在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时代,对于蛋白质摄取有丰富的选择性。从根本上说,动植物蛋白的主要组成类似,不存在替代的问题,只是选择的问题。
换一个角度来说,从消化吸收的过程本质,可以知道,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使用人体分泌的或者肠道微生物分泌的生物酶,对食物进行酶解水解,从而获得相应的小分子物质(蛋白肽、多糖、单糖、氨基酸、维生素、辅酶、酚类、醛类等)进行吸收。虽然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在氨基酸层面来看,都差不多,就像汽油车和柴油车总体看起来差不多,但究其本质原理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动物蛋白酶解的时候,由于其氨基酸排列和数量不同于植物,所以酶解的位点、产生的肽分子的大小和活性特点等都有些许的不同。很多文章都分析和论证过,人们吸收的时候,蛋白不是都以氨基酸形式吸收,很多情况下会以小分子蛋白肽、寡肽的形式吸收。而这些碎片化的蛋白质不单单是营养物质那样简单。 蛋白酶酶解后的小分子肽和植物蛋白酶解后的小分子肽,往往在分子大小、辅助结构和氨基酸顺序等方面有差别,从而导致进入人体后,产生的信息信号特点不同。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小分子蛋白肽在人体吸收后,不只是营养物质,更可以是刺激和促进人身体生理反应的信息子或信号物质。
因此,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在吸收后,可能对人体产生的愉悦感、满足感、饱腹感等有影响,或者对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胆固醇、胰岛素、内啡肽、内分泌激素等的产生量有所差异,或者对神经递质、信息反馈等有一些影响。从这个方面来看,其实植物蛋白还是和动物蛋白有所差异的。
人类是杂食生物,可以消化植物源食物和动物源食物,然而,根据人体盲肠和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物酶特点来分析,人类不适合单一来源食物,有其不适合单一植物源食物,就是说,其实人类不适合纯素食。这不是说我们支持多吃肉或者不吃素。从生理结构和消化能力特点来分析,人类体内消化系统的生物酶适合复合蛋白质和营养元素的综合消化吸收,就是说,适当比例的蔬菜、水果和肉、蛋组合,鱼、鸡、牛、羊等复杂食物,谷物、豆类等也适当摄取,这样肠胃吸收能力发展均衡,生物酶的作用效果也比较好。盲肠等器官的压力也小一些。同时,复合的食物组成,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所带来的多种氨基酸和蛋白肽也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获取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食物所带来的愉悦感更加丰富,身体也自然会比较稳定和健康。
是吃蔬菜还是吃块肉?我们的答案是: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我们都要,复合营养才健康。
摸索是最大的成本!全球16年定制型酶制剂生产及技术应用服务商为您解答,免费提供小样!可立即拨打免费电话咨询400-0371-413,也可扫描微信二维码咨询。
【原创声音】本文由南宁东恒华道生物科技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